社會進步習俗簡化‧掃墓不再插柳戴花
霹靂 2011-04-05 12:37
金寶古廟玄歸塔,方便後人拜祭。(圖:星洲日報)
金寶義冢歷史悠久,當年被取名為“金寶華僑義冢”。(圖:星洲日報)
張貴:方便後人。(圖:星洲日報)
1 of 3(霹靂‧金寶4日訊)4月5日(星期二)是清明節,是大馬華裔同胞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祖和掃墓日子。
踏青掃墓、插柳(據說是為了紀念宋代大詞人柳永)、戴花、放風箏、蕩秋千是清明節最早的習俗;但這些習俗已隨著社會進步而逐漸簡化,現代各地華裔在清明節掃墓,已沒有插柳戴花了。
蔡貴隆:減少擁擠
金寶軍事歷史學家蔡貴隆向星洲日報說,以前大多數人會在清明節當天掃墓,主要是他們住在一起,現在為了生活各分西東,因此清明祭祖都在清明節前後10天進行,減少擁擠和不便。
張貴:方便後人
金寶居民張貴說,由於火化儀式越來越普遍,前往骨灰塔拜祭先人的方式可方便現代人,也很少規定得在正日祭拜。
梁德致:加強互愛
金寶馬青區團團長梁德致說,清明節的活動,不只停留於形式上的祭拜,如果長輩在祭拜時也講述祖先奮鬥史和淵源,會更理想,從而啟發家庭間的孝悌親情、加強宗族間的互愛聯繫。
星洲日報/大霹靂‧2011.04.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