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劉銘傳遺骨回安徽故里 部分葬台灣

劉銘傳遺骨回安徽故里 部分葬台灣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2011.04.12 12:42 pm



清代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遺骨安葬儀式,今天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大潛山劉銘傳墓園舉行。劉銘傳後人說,部分骨灰將安葬台灣。

中新社報導,上午7時36分,合肥劉銘傳家族後輩數百人護送劉銘傳遺骨前往故鄉肥西縣大潛山劉銘傳墓園。

參與儀式的包括劉氏嫡系後裔、劉氏族人,以及台灣中華文化協會會長范光陵、中華民族和平發展促進會會長張順心等。

西元1884年,劉銘傳臨危受命,從家鄉合肥出發赴台,抗擊入侵台灣的法軍,後擔任台灣首任巡撫,開啟台灣工業化、現代化之門。

「台灣通史」評價劉銘傳「溯其功業,足與台灣不朽」,「倡淮旅,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實創中國未有之奇」。

劉銘傳成名後自號「大潛山人」,詩作也命名為「大潛山房詩鈔」。劉銘傳墓園依山而建,進門是照壁,經通道拾階而上可見石馬和華表等,在半山腰配有祭祀的廣場。

劉銘傳後人表示,除了安葬肥西縣外,劉銘傳的部分骨灰還將安葬台灣,目前兩岸相關人士正在進行選址等工作。

此外,安徽省省長王三運18日至25日將率代表團赴台,舉辦主題「銘傳親緣寶島行」的經貿文化考察活動,並將劉銘傳銅雕塑致贈銘傳大學,雕塑已運抵台灣。

【2011/04/12 中央社】@ http://udn.com/

************************************************************



水晶棺裝遺骨 劉銘傳葬家鄉合肥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1.04.13 03:34 am




西元一八八四年,劉銘傳臨危授命,從家鄉合肥出發赴台,抗擊入侵台灣的法軍,隨後擔任台灣首任巡撫,開啟了台灣工業化、現代化之門。劉銘傳遺骨昨天在安徽肥西安葬,由參加儀式的代表將劉銘傳遺骨放在水晶棺內。
(新華社)
清代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遺骨安葬儀式昨天在安徽合肥市肥西縣大潛山劉銘傳墓園舉行。劉銘傳遺骨裝在價值五百萬人民幣的水晶棺內,墓園比照清代一品官喪葬規模設計,甚為氣派。

綜合合肥晚報、中新社報導,昨天參與儀式的除劉氏嫡系後裔外,還有台灣中華文化協會會長范光陵等人,范光陵花了一個月時間數易其稿寫出祭文。

西元一八八四年,淮軍劉銘傳臨危授命,從家鄉合肥出發赴台,抗擊入侵台灣的法軍,隨後擔任台灣首任巡撫,開啟了台灣工業化、現代化之門。「台灣通史」評價劉銘傳「溯其功業,足與台灣不朽」,「倡淮旅,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實創中國未有之奇」。

劉銘傳回到安徽後,得知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隔年(一八九六年)悲憤過世。但其遺骨歷經六次遷徙(包括中共建政後的大躍進、文革等運動),經一百一十五年,最後在昨天落土為安。

劉銘傳墓園仿中山陵造法,依山而建,墓園高達一百四十六公尺,進門是照壁,經通道拾階而上可見石馬和華表等,在半山腰配有祭祀的廣場。昨天在殯葬現場沿路還擺放了五十面寫有「銘」字的三角旗,這是台灣地區的殯葬習俗,合肥之前從未出現過。

劉銘傳後人表示,此次除了在肥西縣安葬外,劉銘傳的部分骨灰還將安葬在台灣。劉的第五代玄孫女劉學馥則說,台灣方面今年也擬修建劉銘傳墓園,墓園土地由台灣當地免費捐贈,位於新北市,占地一萬六千平米,面朝大海,背靠大山。在設計圖上,劉銘傳銅像(高一米六)豎立中央,一手拿著奏摺,一手指著台灣的土地(寓意保護台灣每寸土地),兩邊是兩隻漢白玉製作的展翅飛翔的翅膀。此外,四月十八日至廿五日,安徽省省長王三運將率代表團到台灣參訪考察,並向台灣銘傳大學贈送劉銘傳銅雕塑。

【2011/04/13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