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很沉重、跟著受苦… 醫師:扭曲現實常抱怨…憂鬱警訊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3/06 02:15" 吳敏菁、黃天如/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吳敏菁、黃天如/綜合報導】
住在有車位的清幽社區,開休旅車上班,大兒子還讀雙語私立幼稚園,鄰居表示,林家不像是經濟有困難。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王俸鋼也認為,陳蒔慧不可思議的舉動和扭曲、報復性思考,已有脫離現實的產後精神病傾向。
用這麼激烈的手段來表達,這種產後憂鬱症應積壓已久。署立八里療養院長鄭若瑟表示,如果患者頻繁抱怨「活得好累」、「負擔很沉重」、「孩子生在這個世界也是跟著受苦」等,類似負面語言只要一周說個二、三次以上,就是很大的警訊。
王俸鋼表示,自殺行為的發生,有複雜的原因,不能從單一角度,常和本人的人格特質、精神狀況和社會環境與壓力有關,統計台灣的自殺人口,百分九十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他指出,從陳蒔慧的案例來看,家庭經濟其實並未如她想像嚴重,大兒子的表現在幼稚園老師和父親的眼中也都很正常,但是陳婦卻對未來有過度擔憂的傾向,又沒能適時得到「援助」,惡化成扭曲性的思考。
王俸鋼說,產後有八成婦女會有心情低落的憂鬱現象,一般在五天至兩周內會消失,但有百分之一會惡化成憂鬱性精神病,如果沒有治療,就會不自主陷入妄想的念頭,扭曲思考變成不可思議的行為,造成危險。
王俸鋼強調,再去追究事件發生的原因,對個案其實並沒有直接幫助,這時候最重要是要給予關懷,讓林先生知道大家都會陪伴他走下去。
鄭若瑟說,產後憂鬱症多與先天憂鬱的體質有關,由於產後荷爾蒙變化,就跟許多女性月經前會感到莫名緊張、煩躁一樣,幾乎半數以上婦女,產後都會出現幾天或幾周心情低落的現象,但這種憂鬱情緒多數在短期間內就會不藥而癒,只有少數會轉變成一種病症。
產後憂鬱症初期症狀包括:沮喪、哭泣、不想動,甚至出現輕生念頭,類似情況只要持續一周以上,就應該至精神科就醫,以掌握治療的先機。
只可惜多數民眾對於去看精神科,還是會有貼標籤、汙名化的心態,以致於患者常諱疾忌醫,家屬也跟著下意識忽略產婦情緒上的變化,影響所及,臨床上看到的產後憂鬱症,多半都是中重度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