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辛奇導演,好走!

辛奇導演,好走! 更新日期:2010/11/09 03:29

中國時報【晏山農】
這些日子以來,國內影劇新聞大多繞著Selina於上海拍戲遭灼傷、大小戀(大S與汪小菲)不斷打轉,只有極少數媒體注意到一個導演之死──昔日的台語片導演辛奇,上個月廿二日因大腸癌病逝,享年八十七歲。

日治年間生於台北艋舺的辛奇,留學日本就讀藝術系戲劇科,舉凡燈光、化妝、舞台設計、編導及電影技術等均有涉獵,返台後他加入劇團演出,終戰初期曾因戲目內容惹禍遠避他鄉。等到五○年代中期台語片興起,由於他是少數科班出身的台籍人士,所以很快就在這園地找到一片天,《求你原諒》獲一九六五年「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最佳影片獎,《悲戀公路》則獲最佳劇本獎,個人並獲讀者票選為十大導演之一。

但是由於台語片跟風肆虐、短視近利,以致粗製濫造、劇情漸趨低俗,終致走上樓塌局面。其後辛奇轉至電視圈,《嘉慶君遊台灣》、《西螺七劍》、《望你早歸》、《女神龍》、《勸浪子》等的戲劇指導皆為辛奇,七○年代後期則投入社教節目的製作,亦頗有成;然而他心中始終盈懷台語片之夢,所以一九九七年「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其後擴大為「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後,他當選會長,二○○○年第卅七屆金馬獎獲頒終身成就獎。

之所以要縷述辛奇導演的諸多功業,用意是要凸顯他的與時俱進。昔日台語片的從業人士,在台語片沒落後,有不少人就此被時代的塵沙埋沒;而得以轉戰小螢幕的倖存者,風光沒幾年就因語言政策的強力扼殺,連個苟延殘喘都不可能。

只有辛奇、林福地、蔡揚名等少數人可以在不同年代留下光榮的印記,但雖曾名利雙收,辛奇可不是自滿、不求精進之輩,他痛斥台語片盛行時的惡質跟風,晚年則感慨台語片遭截流,直至往生猶不見台灣電影環境規模全備,說他走的無憾應非實語。

台灣歷史呈斷裂碎片,電影發展史亦然。今日五十歲以下的台灣人大概沒幾人識得辛奇,而我這一輩則不知昔日華視、中視幾部轟動一時的台語連續劇,戲劇指導就是辛奇本人。若非九○年初期,電影資料館進行搶救台語片膠卷大行動,彷若《簡愛》的《地獄新娘》才得以重見天日;然而辛奇極得意的《後街人生》,我輩只能循小津安二郎的《長屋紳士錄》去懷想了。

長期研究台灣電影的學者廖金鳳,曾盛讚辛奇的電影極富個人風格和國際視野,是台語片最傑出的導演。惜乎,時代未能讓他的亮度保鮮。而今只能期盼關於他的影像和史料能完整呈現於世人面前,不再讓遺憾一再重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